Loading... ## 前言 CMED1006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次作业。 要求:以從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,看五臟藏象與生理特點爲題,根據陰陽五行以及藏香理論,表達出天地之氣變化呈現的陰陽氣狀態(四時之氣),與五臟之間的聯係,以及其生理功能的特點。注意:不需要對生理功能做逐一列出,側重在藏象的特性。800-1200字左右。 ## 正文 在中醫學中,元氣論、陰陽理論和五行理論共同構成了理論基礎。陰陽學説認爲,自然世界是由氣所化生,四季的氣候變化反映了天地陰陽之氣的轉化。因此,陰陽的概念自然適用于氣候與季節。《左轉》指出:“天有六氣……曰:陰、陽、風、雨、晦、明也。”,説明了陰陽概念在氣候上的普遍適用。《管子》中:“春秋冬夏,陰陽之推移也。”“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。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。”五行理論描述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與其運動變化。五行歸類可以將人體的臟腑組織結構分別歸屬於五行外。通過結合這些理論,我們可以理解五臟如何在不同季節的陰陽變化下,展現出獨特的生理特徵與藏象特性。 陰陽理論首先定義了四時的屬性。普遍性意義下,事物或現象凡是運動的、外向的、上升的、溫熱的、明亮的、興奮的,都屬於陽;事物或現象凡是相對靜止的、内在的、下降的、寒冷的、有形的、晦暗的、抑制的,都屬於陰。又由於陰陽的相對性,一日之中的白晝于夜晚、四季中的春夏和秋冬,都可以再進一步劃分。 在陰陽理論的指導下,五行理論將天地間的四時(五季)與人體的五臟進行了歸類,並總結出了其生理特點。同時,陰陽理論亦説明了人體的構成、生理、病因與病機,對中醫的診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。 春季陽氣開始升發,屬於陽氣初生,陰氣逐漸退去的時期。肝屬木,木的特性是生發和條達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中提到,“風氣同於肝。”因此在春季,肝氣最為旺盛。肝主疏泄、主藏血,其藏象表現在對人體情志、氣機運行的調節上,尤其是調節氣機、促進血液的運行。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期,對應五臟中的心,屬火。《素問·六節臟象論》:“心者,生之本,神之變也,其華在面,其充在血脈,為陽中之太陽,通于下氣。”火的特性是溫熱和上升,因此夏季是心火最旺的時候。心主血脈,並且與神志活動密切相關,其藏象表現在推動血行、助生血和神明清晰上。 長夏是指四季交替期間的一段過渡期,此時陰陽氣變化相對平穩。脾,主長夏,亦不主四時。其一,脾主長夏,脾氣旺于長夏,此時土氣旺濕氣重,與脾氣相應。其二,脾不主時,指脾五行之土相合,具有土長萬物的性質,與四時相通,主各季節末十八日。脾屬土,藏意,為後天之本。土的特性是生化和承載,因此脾的功能在於運化水穀精微,並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。 秋季陽氣漸收,陰氣增長,對應的五臟是肺,屬金。金的特性是清肅、收斂,因此秋季是肺氣收斂的時期。肺主鼻,藏魄,司呼吸,其藏象體現在氣的生成和呼吸功能的調節上。 冬季是陰氣最盛的時期,對應五臟中的腎,屬水。水的特性是潤下和收藏,因此冬季是腎氣收藏的時期。腎主藏精,並為先天之本,故與生殖、發育和水液代謝密切相關。 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直接影響五臟的藏象特點與生理功能。春季陽氣升發對應肝的條達疏泄,夏季陽氣極盛助長心的血脈推動與神志調控,長夏脾氣旺盛主運化水穀精微,秋季肺氣收斂調節呼吸與氣機,冬季腎氣收藏滋養先天之本。 最后修改:2024 年 10 月 19 日 ©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
1 条评论
快给黄明珍开个方子吧,可怜孩子补太猛了